佛教

七月谈丨王志远:佛教中国化的关键一步,是“孝”

出家到底是不是“不孝”?一部仅800字的经典,巧妙化解佛教与中国核心伦理“孝道”的冲突。在“南怀瑾先生与中华文化”学术研讨会上,王志远教授深入剖析了竺法护所译《佛说盂兰盆经》的传奇故事。从目连救母的感人传说,到梁武帝设立盂兰盆节;从民间“放河灯”的哀伤之美,到

王志远 佛教 佛教中国化 盂兰盆经 宗密 2025-09-11 14:36  4

南亚佛教与中国佛教的历史

南亚佛教起源依托古印度社会生态与思想传统。公元前6-5世纪,释迦牟尼在恒河流域创立佛教,核心是批判婆罗门教种姓制度与祭祀至上,主张众生平等、业力轮回,以四圣谛、八正道为解脱路径,契合刹帝利、吠舍阶层对婆罗门特权的不满,迅速在恒河中下游传播。

南亚 禅宗 佛教 印度教 中国佛教 2025-09-11 10:32  3

土生土长的道教,为什么却让普通人觉得距离遥远?

从教义与传播来看,道教核心追求“修仙得道”,早期更偏向炼丹、符箓等专业技法,甚至带有隐秘性,普通民众难以理解和实践;而佛教传入后不断本土化,将“因果报应”“行善积德”等理念简化,用故事化的佛经(如《西游记》衍生文化)和贴近生活的劝诫(如“诸恶莫作”),让大众容

道教 真武大帝 佛教 腊八节 宫观 2025-09-11 07:49  4

人生没有对错,都是安排

檐角的铜铃在晚风里轻晃,将暮色里的古寺摇得愈发静谧。我望着香炉里袅袅升起的烟,看它在空气中慢慢散开,没有固定的形状,也没有停留的痕迹 —— 就像这人生,悲喜是它的轮廓,得失是它的纹路,却从来没有永恒的模样。佛教里说 诸行无常,原来从我们踏足尘世的那一刻起,就注

人生 男友 佛教 悲喜 于果 2025-09-10 10:46  3

“佛教中国化”?黄夏年:不是口号,是关乎中国宗教未来发展

“佛教中国化究竟如何实现?它对中国文化与社会产生了怎样的深远影响?”中国社会科学院黄夏年教授在题为“怎样认识‘佛教中国化’”的论文中给出了解答。论文引用大量历史案例与政策文件,揭示佛教如何从外来宗教转化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,并为当今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

宗教 佛教 中国化 佛教中国化 黄夏年 2025-09-09 15:08  3

丑陋何以登堂入室

星云法师生前来大陆参访时曾有许多感慨,其中我亲耳听到的一点是:佛门不该收门票。他是这么说的,在佛光山也是这么做的。要说建设,佛光山确实投入不少,但是建设资源来源于信众和社会,建设成果也还之于社会。真如他所说,是“生不带来,死不带去”。苦修的佛家人强调出家人不沾

佛门 佛教 唐广 佛光山 工技 2025-09-09 09:53  4

释永信涉嫌刑事犯罪 河南省佛教协会发文

释永信长期担任少林寺住持,本应潜心修行、立身为范,率众持戒、弘扬佛法,传承禅宗法脉,守护祖庭清净,然而其目无国法、罔顾教规,六根不净、追名逐利,肆意妄为、屡破底线,背弃了正信正行的沙门传统,枉费了广大僧众的追随信任,辜负了党和政府的培养重托。释永信所作所为性质

河南省 佛教 刑事犯罪 释永信 佛教协会 2025-09-06 21:46  3

释永信涉嫌刑事犯罪,河南省佛教协会发文!“目无国法、罔顾教规,六根不净、追名逐利、屡破底线”

释永信长期担任少林寺住持,本应潜心修行、立身为范,率众持戒、弘扬佛法,传承禅宗法脉,守护祖庭清净,然而其目无国法、罔顾教规,六根不净、追名逐利,肆意妄为、屡破底线,背弃了正信正行的沙门传统,枉费了广大僧众的追随信任,辜负了党和政府的培养重托。释永信所作所为性质

河南省 佛教 刑事犯罪 释永信 佛教协会 2025-09-06 09:49  5

看完了这些原因,你就知道历史上的四次灭佛运动是佛教发展的必然

你注意没?几乎每隔几百年,中国的土地上就会上演一出“灭佛大戏”。不像今天,在小区门口还能看到庙里烧香的声音、和尚帮人解签的模样,古时候的“灭佛”可不止是关几家寺庙、扣点香油钱那么简单。整个寺院都能被一扫而空,铜像都被敲碎熔了,僧尼成百上千地被编回农户——是谁下

寺院 北周 佛教 灭佛 灭佛运动 2025-09-04 21:12  3